您现在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中心 > 书评 |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评杨端志先生主编《汉语词汇通史》 |
近日,由山东大学杨端志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多卷本《汉语词汇通史》第一辑5卷,正式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汉语词汇通史》由30多位研究者参与研究和撰写,全书共三辑15卷,约450万字,涉及40余万词、54.6万余义项,涵盖了从先秦两汉到明清民国有汉字记载的整个汉语词汇史;聚焦新质要素的产生、成长,旧质要素的传承、消亡,由微观到宏观,由共时串联成历时,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汉语词汇通史》(文中简称《通史》)。《通史》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里程碑,开创了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格局。 1.规模宏大的通史,纵横开阖的词汇史观 时间跨度之大,前所未有。以往的汉语词汇研究,因受限于语料,多着眼于专书和断代的研究,期望将历史上一部部文献穷尽性研究之后,再得出词汇史的面貌。但是,历代文献浩如烟海,穷极几代人的努力也难以实现。而《通史》以词汇的时代性为切入点,将先秦两汉到明清民国共15个时期,分解为15个共时词汇平面,独具慧眼地把握“新质要素”这一词汇发展的风向标,使词汇通史研究成为可能。 语料数量之巨,筑成鸿篇巨制。《通史》的语料基于《汉语大词典》的37万余词、51.6万个义项,又超越大词典,补充了大量的语料,涉及甲骨文金文词汇、秦汉简帛词汇、佛典词汇、明清小说词汇等等,总计40余万词、54.6万余个义项。全面覆盖各个领域各种题材的文献资料,形成目前收集汉语词汇数量最为庞大的“汉语词汇通史语料库”,使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汉语词汇史首次有了全面而直观的面貌。 融通古今之变,开创词汇新史观。在规模宏大的语料库基础上,依托历史朝代背景,着眼“新质要素”,广泛吸收词汇研究的成果,大胆创新,展开由微观到宏观、由量变到质变的系统描写与分析,以新视角全方位地分析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形成纵横开阖的词汇新史观。 2.勇于开拓的魄力,实现“三个突破” 突破传统的四个时期的分期法,采用朝代分期法。“四分法”主要依据语法语音的规律进行分期,且跨越时段过长,“掩盖了词汇发展的线索”。因此,《通史》将词汇史依据朝代细分为15个时期。一方面,缩短断代时限最大限度地确保词汇史的连贯无间断,更加细致地展现词汇发展面貌;另一方面,立足词汇的社会性,以朝代为断代标准,切实体现朝代更迭与词汇要素发展演变的关系。 突破词典和词汇学之间的壁垒,大胆地使用《汉语大词典》作为语料基础。《汉语大词典》作为收词最全的辞书,从词汇的立目,到书证的筛选,到体例的设立,足以作为“汉语历史词汇学的资料总库”。同时,《通史》针对《汉语大词典》收词不够全面的问题,有效补充语料;针对有些注释不准确、书证滞后的情况,进行全方位地校对考证、查漏补缺,将词典的语料改造成词汇学的语料库。 突破从词汇到词汇的研究方法,构建起汉语词汇史研究新范式。根植传统“小学”微观词义研究,运用现代词汇学的理论方法,把握新质要素,从语素、语素义到构词方式、构词关系,再到“标志性新词语场”,一层层构建起共时词汇系统,15个时期的共时词汇系统前后相承,进而呈现出从古至今的汉语词汇历时系统。由微观到宏观、由点到面到系统、由共时串联起历时,构筑起一整套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模式。 3.翔实可靠的语料,扎实深厚的功底 30多位研究者,历时8年,建成庞大的“汉语词汇通史语料库”。《通史》广泛收集词汇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吸收转变为词汇通史的语料,40余万词、54.6万余个义项,从形音义,到时代、书证、语境,每一条语料都经过研究者们反复考量求证,力求语料真实可靠。通史语料库从各角度科学分类,化零为整,全方位地剖析每个词、每个义项,让40余万词、54.6万义项都有所归属,为开展多角度的深入分析提供了方便操作的检索渠道。 30年深耕,陆续30多位研究者投入到通史的研究中。从硕士研究生入门到博士毕业,直到步入工作岗位成为各高校科研教学骨干,研究团队成员全程参与通史的研究和撰写。他们不但具有现代词汇学的理论视野,同时也具备传统“小学”的扎实功底,立足于对每个词、每个义项的具体分析,融会贯通之下,打造出严谨扎实、有深度、有格局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汉语词汇通史。 4.把握新质要素,构建汉语词汇史新框架 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的研究明显滞后于语音、语法。因为词汇的变化最快,是最复杂最难把握的要素。词汇犹如一盘散沙,一直是困扰学界的难题。杨端志先生创造性地提出:“汉语词汇的发展是由语素的微观新质要素逐渐积累在新词语层面的呈现,是新词语不断叠增的结果。”这一论断,作为通史研究的核心观点之一,指导各共时平面研究的大方向。所谓共时平面,其实是历史投射在某一刻的横断面,而新词、新义正是词汇发展在某一时段的集中体现。因此,把“新质要素”作为共时研究的重点,恰恰是精准把握住了汉语词汇发展的风向标。 以新质要素为核心,不再拘泥共时、历时系统的传统视角。一方面,遵循词汇发展的规律,将汉语史的四个时期平铺细化成15个时期,以便更细致地呈现词汇新质要素的产生、发展、演变。另一方面,将视野投射到探索新质要素,由微观至宏观的层级结构及其关系。深入到语素、语素义,语素义关系、语素义与义位的关系,构词方式、构词关系,标志性新词语场,进而到标志性新词语场成员的时代变迁,层层勾连环环相扣,呈现出整个汉语词汇史纵横交错的发展脉络,从而构建起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框架。 5.根植传统“小学”,融合现代计算机技术,谱写现代词汇学的新篇章 以现代词汇学的视野,搭建起汉语词汇史的理论框架。从词汇平面、词义平面和词义语用平面三个层次进行研究。针对“新质要素”的研究,创造性地提出“标志性新词语场”理论。杨先生指出:“一个时期的新词语系统是与上一时期区别的标志,是划分词汇史的标准。”因此,每一时代的词汇研究,都重点展现了此共时时期所特有“标志性新词语场”,同时兼顾“承古词”“承古义”和“消亡词”“消亡义”,因为“传承”和“消亡”也是一个共时时期的词汇新现象。 根植传统“小学”,深入微观词义研究。《通史》吸收了传统“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的成果,利用古代注释文献资料,对40余万词逐一进行定形、定音、定义、定例。一方面,以字形切入,又不拘字形,因声求义,形、音、义三位一体,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发挥传统“小学”在词义考证方面的优势,考证词典的释义,验证释义与例句的关系;成功将词典的资料转变成词汇研究的语料,力求精准呈现每个词的形音义及出处,为进一步的词汇系统研究提供可靠的个案资料,也使开展的词汇通史宏观系统的研究可以依托于翔实深厚的基础研究成果,不再虚无缥缈。 利用计算机技术,搭建“汉语词汇通史语料库”。《通史》涉及的词汇数量多,资料数据庞大,只有依托计算机技术才能实现运行。语料库按照词汇通史研究的需求,分类创建各级文件夹和表格,每个词都分别做了分析和标记,涉及时代、释义、音节数量、词语场、词类、构词法、造词法、出处、语素义以及异形词等项目,为下一步全面实现基于计算机编程技术的数据库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十年磨一剑”,在杨端志先生的带领下,历经30年的研究撰写,成就了《汉语词汇通史》。《通史》使绵延千年的汉语词汇史首次展现出了全貌,为汉语词汇研究构筑了新框架,也必将在汉语词汇研究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作者:王 毅(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